十因──教起十因

十因──教起十因
﹝出華嚴經疏﹞ 謂如來出現說華嚴經, 必有因緣。 故出現品云: 非以一緣, 非以一事, 如來出現, 以無量因緣而得成就, 令斯教興。 故以因緣二字, 各開十義, 以顯無盡。 先彰十因, 後顯十緣。 故云教起因緣也。 〔一、 法應爾〕, 法應爾者, 理本當然也。 謂如來出現, 法應說此華嚴經故。 所以諸佛, 皆於無盡世界, 常轉無盡法輪, 令諸眾生, 返本還源, 佛佛道同, 法皆如此也。 〔二、 酬宿因〕, 酬宿因者, 謂如來說法, 為酬宿世願因也。 蓋如來於因中, 精修道行, 願度眾生。 今既成佛, 當酬宿願。 是以悲智雙運, 行願齊周, 說廣大法, 度諸眾生也。 〔三、 順機感〕, 謂如來說教, 必由機緣所感。 若無當機之眾, 雖說無益。 所以說者, 必隨順機宜也。 〔四、 為教本〕, 謂如來先說此一乘圓頓之法, 為諸教之本。 然後漸施末教, 調停小機, 根器既熟, 使其悟入如來智慧也。 (末教者, 即聲聞、 緣覺小教也。 ) 〔五、 顯果德〕, 謂如來顯揚妙果勝德, 令人信樂, 若不知佛果德, 安能渴仰懇求。 故佛舉揚華藏世界, 微妙十身, 依正果德, 蓋為此也。 (依正果德有二種。 一依果, 即華藏世界也。 二正果, 即如來十身也。 十身者, 菩提身、 願身、 化身、 力持身、 相好莊嚴身、 威勢身、 意生身、 福德身、 法身、 智身也。 ) 〔六、 彰地位〕, 謂此經彰顯菩薩修行地位, 從因至果, 有階差也。 然有二種。 一、 行布位, 即排布行列, 次第升進也。 二、 圓融位, 即一位攝一切位也; 如初地等, 一地之中, 具攝一切諸地功德是也。 (初地者, 即十地中初歡喜地也。 ) 〔七、 說勝行〕, 謂如來宣說殊勝妙行, 令人信向也。 蓋欲登妙位, 非行不階。 故說無量勝行, 使一切菩薩及諸眾生, 依教立行, 造修證入也。 〔八、 示真法〕, 謂如來出世, 宣示真實大法, 令人開解也。 蓋欲修諸勝行, 決須解了法理。 不達法理, 行亦非真。 經云: 不了真實法, 諸佛故興世。 是也。 〔九、 開因信〕, 謂如來開示一切眾生本有性德也。 蓋以如上真法, 勝行因果, 皆眾生性中本有。 但相變體殊, 情生智隔, 不能覺了。 故談斯經, 令其開悟也。 (相變體殊者, 謂生佛之相既變, 理性之體亦殊也。 ) 〔十、 利今後〕, 謂如來說法, 利益今世後世一切眾生也。 經云: 我等諸佛, 護持此法, 令未來世一切菩薩, 皆悉得聞, 獲大利益。 是也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